当前位置:首页 >> 今夕开滦 >>开滦史话

开滦煤矿:唐山城市兴起与发展的渊源
更新时间:2017-01-09 点击数:1258

创办于清末洋务运动中的开滦煤矿,在新中国成立前70年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使自己逐步成为中国最大的煤炭基地,也相应地对她的所在地-——唐山市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对唐山地区的经济、文化、人文等方面产生着潜在影响,从城市发展历史角度看,开滦是唐山市的渊源。

一、近代中国因矿、商、路、港而兴的城市化启动

中国是一个有着古老城邑文明的大国,但中国古代城镇主要是以行政中心、军事设防而建立,缺乏以工商业为主导的城市成长。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僵滞与城市发育缓慢是互为因果的。在古老的中国,城市化的确是姗姗来迟。

洋务运动中近代工业的兴起,带来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化的初步启动,带来一批因工而兴、因商而兴、因路而兴、因港而兴的城市的诞生和发育。这些城市逐步以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型、又有一定程度近代化的城市。他们形成是多重因素所致,如对外通商开埠,洋务派的经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等等。当时,洋务派对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或许并没有多少理性的把握,但办工矿、兴商贸、修铁路和建学堂等,都直接、间接地推动了城市化的启动,使一些古城古镇扩大,文明转型,使一些村落演变为城市,使一部分农业人口被吸引到城市做工、谋生,从而加速了城市人口集聚。

第一类——通商口岸城市。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上海、天津、广州、汉口、青岛等口岸城市都是以外贸为先导发展起来的。

第二类——工业城市。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这些城市经历了从封建镇邑的农业文明到近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出现了成片的厂区和服务行业,以及工棚和相关的交通、电讯设施。特别是洋务运动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天津、武汉等,均成为旧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第三类——矿冶城市。洋务派也举办开采铁矿、煤矿、铜矿、金矿。采矿以及相应的冶炼,导致了一批矿冶城市和煤矿城市的产生。1874年,清政府批准试办煤矿开采,并放弃了此前“悉听民间开采”煤炭资源的管理政策,改行官办、官督商办煤矿制度。此后,洋务派兴起了在中国开办煤矿的第一个高潮。从1875-1895年甲午战争前夕,洋务派先后开办了15处新式煤矿。荒郊变为闹市,旷野成为聚落。这些地域由此而从一片农家村落发展成为工业城市。

第四类——港口、码头城市,其中有沿江、沿海港口和水码头,也有沿铁路线的陆码头。秦皇岛依靠其沿海港口的地理优势,在1898年由开平矿务局总办张翼奏请自开为商埠,出口开平煤矿的原煤,顿时商民麇集,形成为港口城市。与港口相联的北戴河海滨则被辟为避暑区,1895年津渝铁路通车后,中外人士在此建立别墅700栋。

二、开滦煤矿的兴建,加速了唐山向近代城市的转变

唐山的自然和人文历史都很悠久,可她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存在至今却不过百余年历史。自19世纪60年代以前上溯800年间,唐山一带属于封建农业的自然经济状态,社会变迁及工农业发展十分缓慢。19世纪70年代之前,由于封建农业经济及手工业、商贸活动的发展,按照当时自然形成的经济环境及农业资源状况,唐山周边地区除县城以外,涌现出一些较大的集镇,其中以滦州四大镇--开平镇、稻地镇、倴城镇、榛子镇,及迁安建昌营镇最为繁荣。这些经济重镇的出现,都是以农耕文明和农业经济为基础而逐步发展起来的。然而,唐山城市的发祥并没有选择他们。

在距开平西南20里处,过去仅有一个荒僻的小村-——乔家屯。直至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由于清末洋务运动的兴起,在唐山出现了引进西方技术、西方设备、运用机器开采的近代煤矿——开平煤矿,才把这一地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个孤零零的小村,伴随着开平煤矿(开滦煤矿前身)的兴建,而成为现今拥有百万人口(不包括各县)的唐山市的发祥地。

1878年(清光绪四年),奉直隶总督李鸿章之命,前来筹办开平煤矿的唐廷枢(开平首任总办)勘查了乔家屯地下的优质烟煤,选定在这里打钻,建了第一眼煤井(现唐山矿一号井),并从1880—1886年间陆续买下乔家屯周围740亩土地,建起工场、机器房、办公用房及住宅等建筑。为了把生产的煤运出去,又陆续开挖了由芦台至胥各庄的运煤河,修筑了由唐山至胥各庄的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以后又开辟了天津、塘沽、上海、广州、香港、秦皇岛等地码头,打开了唐山与外地的交通联系。从此,这块贫瘠的处女地开始热闹起来。

随着煤矿生产的扩大,职工人数的增多,商业首先发展起来,唐山很快便成为城乡货物云集,商旅骤增之地。商品的流通,打破了唐山乔家屯一带古老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模式,促进了城市商业的形成,很快取代了开平等历史重镇,成为当地经济活动的中心。随着煤矿越办越兴旺,刺激了工商业发展,很快出现了以同乡聚居一起而命名的广东街、山东街,以地处要冲而得名的东局子街、车站街、兴隆街;以商品集散地而出名的粮食街、鱼市街、柴草市街、北菜市街等街道。随后,商业区向铁路南侧发展,形成了小山大街、便宜街、东兴街、新立街、南菜市等街道。唐山的城市街道格局以开滦、启新、华新、南厂等近代工业企业为圆心,逐渐形成格局。到乔家屯改为唐山镇时,沿唐山矿北墙外已形成一条街——广东街。这是唐山较早的一条街道。

1901年后,英人骗占了开平煤矿。为满足洋人需要,在唐山矿西侧建起了洋人居住的别墅区,并修筑了一条由别墅区通达矿内的水泥马路-——西山道。到1908年,以唐山矿为中心的街道已发展成由西山口往东至唐山矿东墙外的广东街;由西山口往西至凤凰山南麓的西山道;由西山口往北至老洋灰公司有一条土道;由西山口往南至南富庄一带有一条土道的小格局。

之后,随着煤矿生产的逐步发展扩大,人口开始向唐山一带集中,一些较大商号开始在唐山矿东墙外铁路沿线开设起来,乔家屯旧址也出现了巷街相通的住宅区。到1924年,唐山矿东侧已有新立街、东新街、便宜街等街道出现。1928年时,小山一带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区。

1938年唐山设市时,街道已纵横交错。据开滦档案馆保存的一份1938年市区地图标记,当时以西山口为中心点,往南有一条大道经新火车站(即今唐山火车南站)至交通大学达北宁铁路制造厂(即今南厂旧址);往西经跑马场、西山道可达西北井一带;往东经广东街、柴草市街、乔家屯西大街,可穿过铁路达沟东前街和后街。铁路以东又有一条直达南刘屯的沟东南北大街(即今复兴路);西山口往北过淑德女子中学西侧、窑神庙东侧有一条大道直达启新水泥厂。紧挨唐山矿北门的乔家屯一带已有星罗棋布的大街小巷。唐山矿东墙外又出现财神庙街、粮市大街,南门外以小山为中心的商业区日益繁华。并新开出新立大街、宋谢庄大街、东新街。西南方向有陈谢庄大街及若干新胡同。

随着开滦煤矿和其它工业以及商业的发展,唐山市居民越来越多,街道、住宅也不断扩展。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几个大工厂周围,城市街道、居民住宅纵横交错布满市区。虽然当时马路大多为狭窄的土道,但已形成东至铁路一线,西至凤凰山西侧山西刘庄一带,北至城子庄,南到南刘屯一带的市区范围和格局。以后的唐山市区大体上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二、近代采煤业的发展,改变了唐山的社会经济结构

开滦煤矿建立前,唐山一带基本上是闭塞的封建小农经济结构,此地的大片土地是在清兵入关后被圈占的旗地,人们在贫瘠的土地上从事着简单的耕耘,对外界知之甚少。

开滦煤矿的开办,打开了唐山与外界的联系,给这一带带来了资本主义近代化大生产的繁荣。开平煤矿创办初期仅有250名工人,到1900年增至9000余人,到二、三十年代发展到四、五万名工人,培育出一支无产阶级产业大军。唐山出现近代企业之后,虽然当时城市尚未形成,但是随着开滦等近代大厂矿企业的崛起,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城市居民已经出现,其中有开滦从广东招募来的技术工人,也有外省及本地破产的农民在此定居下来。以后,随着唐山近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商业的繁荣,街道的扩展,人口相对向乔家屯一带集中,城市居民逐渐形成。由于受开滦等大企业在用工制度方面解放前一直使用包工制度的影响,唐山的城市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为农民。

唐山居民的分布呈块状群分布。由于唐山是以开滦等几家近代大厂矿为骨干的重工业城市,唐山居民分布主要集中在几个现代化矿井的周围,这是与其它加工工业、商业城市和港口城市最明显的区别。这种分布与煤矿工业城市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开滦矿务局除唐山矿以外的其它矿,一般都远离唐山市区,由于各煤矿的生产发展,吸引了附近和其它地区的大量劳动力。与此同时,在煤矿周围出现了围绕燃料资源发展起来的一些电力、冶金、化学工业及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部门,这样就在矿井周围形成了一个人口较密的居住中心。一般来说,开滦的一个矿区就形成一个小社区。

由于唐山历史发展较短以及煤层地质分布不均的原因,开滦煤矿各个矿井之间分布距离较远,因此也就决定了唐山这座工业城市居民点的分布成为大分散小集中的块状群。这种分散性与一般的开采时期较长、煤层厚、矿区集中的煤矿城市不同。如苏联的顿巴斯区马克耶夫卡等城市居民分布虽然也属于块状群,但因为矿井相距甚近,密度较高,居民几乎都已联成一片。唐山的特点是在537平方公里范围内有五个大的人口密集中心,每一个居民点的人口密度都很大。其它无矿井地带居民点分布呈零散稀少状。在五个较大的居民点中,以唐山市中心区最大,人口也最稠密,原因是这里的唐山矿开发建设最早,同时又是许多大的工业企业和政治文化中心所在地,其次是以林西矿、唐家庄矿为核心的古冶区,这里本是一个古老的市镇和两个矿区,周围也分布一些工业企业,因此人口密度也很大,居唐山居民点的第二位。再次就是赵各庄,它是开滦煤矿所属矿井中较大的一个矿井(煤产量1955年占全矿区四分之一强),这里没有其它工业分布,居民大多数为煤矿工人。马家沟居第四位,马家沟矿1908年投产,曾因在解放前工人闹罢工,被窃据开滦管理大权的英人统治者关矿达18年之久。到1958年才在人民手中恢复了生产。围绕马家沟矿也形成了一个人口密居的矿区。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开滦煤矿生产的发展,先后建立范各庄矿、吕家坨矿,因两矿相距较近,也形成了另一个新的居民居住点,70年代后建有荆各庄矿,80年代后建有钱家营矿、东欢坨矿、林南仓矿。这些新矿井距唐山较远,又各自独立于市区之外,随着矿井的投产,又形成了几个居民块状居住点,这些居住点的产生,在人口分布上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但唐山居民受近代企业的影响,以块状形态分布的特点仍然十分明显。

纵观唐山市由一个荒僻小村发展成为一个重工业城市的历史演变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其实是一个农业经济向近代工业演变的过程,是一个近代工业不断扩展,逐步改变本地农业结构的过程,由于近代工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把周边地区的村庄以及多年来靠以耕种为生的农民席卷到工业化的进程之中,使城市轮廓逐步显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以开滦为首的近代工业无疑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三、开滦煤矿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唐山市的近代交通和市政建设

开滦煤矿的建立和发展,带动了唐山市其它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诸如全国著名的机车车辆厂、启新水泥厂、华新纺织厂等大型工厂相继诞生,同时机械电力和原有的建筑材料、陶瓷业以及商业贸易随之发展。1946年间,已有大中小商号千余家林立在唐山市区。而且开滦早期开办的铁路运输、电话电报、发电厂、电灯以及西医等,对唐山市政公用事业的建设,都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唐山的交通在明清时期,由于明长城的修茸,清东陵的修建,沿海盐业的发达,使得地处京畿重地的唐山地区,在沟通北京至关外交通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后,唐山成为中俄贸易运输路线东段必经之地。但是,清代交通因限于历史条件,道路多为土道,晴通雨阻,古老落后,仍旧诸多不便,称不上近代交通。

唐山近代公共交通的真正开发,是唐山出现近代工业之后。开平煤矿的开创,加速了唐山地区资源的开发,城市的崛起和商品经济的增长,使唐山古老落后的交通方式已明显不适应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发展近代交通,改变几千年传统运输方式,成为历史的必然。唐山铁路、公路等近代交通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清光绪七年(1881年),唐山矿建成出煤后,相继又在1888年建成林西矿,1899年建成西山矿(今西北井),由于开平矿务局的煤质优,销路广,年产从1882年的3.8万吨至1889年增至80万吨,为把大量煤炭运出去,开平矿务局冲破封建朝廷的重重阻挠,先后挖煤河,在沿海建立运煤码头,修筑秦皇岛港,除租用轮船运煤外,还自备6艘海轮运煤。尤其是1881年,修筑了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从而开创了中国铁路运输的先河,改变了唐山地区陆路交通靠牛马大车运输的格局,为唐山陆路运输网络基本框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唐山由镇而设市的崛起,大大带动了唐山交通运输的兴旺。煤矿的兴办,唐胥铁路的修筑,开平煤矿在中国沿海建立的12处运煤码头和港口,在带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为近代公路运输的开发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以唐山为中心,以铁路为干线,联系各乡镇公路运输网络的形成,同时也加速了水路运输业的开发。

由于唐山地区商品流通量和市场的扩大,大量外销的原材料和农副产品需运往车站、码头,大批外来的商品要运往城乡各地,对近代公路交通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使汽车随之进入唐山,对唐山汽车运输业的兴起在客观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20年,开滦矿务局的英国高级职员已经拥有一辆四缸脚踏式福特牌汽车,这是唐山的第一辆汽车。

唐山市内早期的公路,最早修建的是开滦唐山矿至开滦西山、北山外国人别墅的水泥路面(1908年),继而又修筑了粮市街、新站街、广东街、便宜街等4条市内水泥马路,总长13公里。除此以外,大部分街巷均为自然土路,风天沙土弥漫,雨雪天则泥泞难行。

进入民国以后,随着唐山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原有官马大道已经不能适应行驶汽车的需要,马路(公路)的修建日益引起官商各界的重视。随着唐山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各个时期不断地对公路交通的整修、扩建,唐山周围的一些主要县城及重镇逐步开始通车。据统计,“七、七”事变前,唐山地区开展经营活动的汽车行已有60余家,共有汽车73辆。

在唐山市的市政建设上,也带有明显的受开滦影响的特点,因开平煤矿的第一眼矿井选在了距开平西南20里处的乔家屯,并从1879-——1886年间陆续在此买下740余亩土地,盖起机器厂房、办公用房等建筑。加上由于开滦在马家沟、赵各庄、林西、唐家庄一带不断开凿建井,使这些原为农村的地区逐渐演变为以煤矿为中心的互为一体的工矿区。唐山市形成过程中,城市布局与功能分布由于受到历史的和开滦煤矿企业兴起顺序的影响和制约,在城市的布局中明显地带有重工业城市的特色。唐山市是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因近代工业的飞速崛起而出现的一座城市,所以围绕着近代煤矿周围聚集着许多工业企业,如水泥、纺织、钢铁、发电、机车、陶瓷等,它们大多是争取接近燃料供应地或作为煤矿工业综合生产系统而存在的。

唐山城市还有一个特点,即居民的住宅大都依厂矿企业周围而建,房屋的建筑大都是利用本地生产的石料彻成。在唐山市全部地面建筑物的总面积中,以开滦煤矿所占的面积为最大。1976年唐山地震前,京山铁路以北偏西的大片建筑物几乎全是开滦煤矿的。由此可以看出,开滦这座近代煤矿在唐山城市形成和功能分布的过程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四、开滦煤矿的发展对唐山文教事业和城市精神风貌的影响

随着煤矿生产经营的不断发展壮大,为满足煤矿职员文体活动的需要,开滦煤矿在唐山相继修建了一些文化、体育设施。

1900年,开滦即在凤凰山东侧山脚下开辟出一个跑马场(即今文化宫院内)。20世纪20年代后期,又相继在唐山市、东矿区建立了开滦高级职员俱乐部,备有网球、羽毛球、滚木球、游泳池、滑冰场、酒吧间、台球、桥牌等游艺设施,还定期放映电影、举办舞会(当时只允许外籍职员及中国高级职员参加);还创办了业余剧团,组织篮球比赛等活动。所有这些对唐山一带文娱体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从1919年起,开滦煤矿还筹措了办学事宜。先后于1919年7月在马家沟创办了“私立开滦马家沟职工子弟初级学校”;1921年—1926年在马家沟创办了高小和女子学校,在唐山矿西门外创办了职工子弟小学及西北井工房区小学。同时,还创办了唐山最早的“高级护士职业学校”。

1927年,在马家沟创办了开滦第一所中学。1928年接办了淑德女子中学及附属小学。1946年后,还在唐山西山路17号房创办了第一所幼稚园(当时只收高、中级职员4—5岁子女)。从1919—1948年底,开滦共开办了20所小学,3所中学。学生人数由最初的20名增至10908名。在此期间,为培养采矿管理技术人员,还先后开办过专业性的训练所、技术培训学校等,为中国采煤业培养了一批早期的人才。除办教育外,开滦还相应地建起一些工房、澡塘、图书馆、教养院之类的公共设施,修建了唐山最早的自来水系统。虽然开滦煤矿在扩充和发展的过程中,出钱修建的一些城市设施及文体设施完全出自洋人和资本家的需要,但它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对其周围环境,对唐山市的形成和唐山的文化发展,产生广泛而潜在的影响。

唐山市作为一个文化存在,城市文化的兴起几乎是同开滦等近代工业发展同步的。唐山市文化的底蕴在很大程度上即是开滦煤矿文化的底蕴,唐山文化风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一直受到开滦及其它大厂矿企业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近代社会,作为一个煤炭城市,西方资本家是这里的主人,而作为生产主体的煤炭工人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破产农民;唐山所生产的煤炭一直输往国内及国外各地,这使唐山成为一个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而由于受到整个国家封闭保守环境的影响,这里又弥漫着保守空气;实行着矿山的现代化管理,而在矿工队伍与矿区中又存在着强烈的帮派游侠习气;煤矿中的外国人和中国资本家过着基本上是属于西方文明的生活方式,而矿工们的生活方式类似于周围的农村,其艰难困苦则较农民还甚;这里有着强烈的阶级压迫,同时也存在着激烈的反抗与革命传统;现代工业文化由这里向四周扩散开去,对北方乃至全国工业都曾发生过重要影响,但在这里同时又受着周围农村生活及习惯的强大影响。这种相反又相成的因素造成了唐山这座城市文化的复杂性;一方面是西方工业文化的发展与传播,另一方面是发源于广大农村的传统文化;一方面是围绕煤矿兴起的带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文化,另一方面是包括曲艺、地方戏剧、民风民俗等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地方文化;就城市居民主体矿工而言,一方面是极端困苦单调,另一方面则是顽强的生存能力与生存方式(这种顽强的生存能力,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种半是现代、半是传统,半是艰难、半是顽强,半是工业、半是农商的文化形态,对于唐山城市精神的基本取向、人的追求目标和生存能力的影响十分深刻。

总而言之,没有开滦煤矿也就没有唐山市。唐山这座工业城市,以自己发源于近代煤炭工业,逐步形成近代城市的历程,以小见大地揭示了近代文明、近代文化对人类社会变迁的影响及城市发展的特点。工业化、城市化是人类文明演变进程中在近代的孪生骄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不仅是人口密集的聚落,也是人类文明,尤其是近代文明高度凝结的空间,从唐山近代工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考察研究近代工业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以及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城市形成特点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工业化过程对人类近代文明所蕴含的一种未被深刻认识的历史价值。

(李军)

版权所有: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Copyright ? 2007-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54号(开滦唐山矿业公司) 电 话:0315---3024885 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