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夕开滦 >>开滦史话

学大庆、赶开滦运动
更新时间:2017-10-09 点击数:301

七十年代,在全国煤炭工业战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庆、赶开滦运动,促进了全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当时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

“学大庆、赶开滦”口号的提出,始于七十年代初期。1969年,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大动乱暂趋缓和,国民经济出现了回升的势头,煤炭工业必须迎头赶上。当时,要迅速增加生产,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挖掘老矿的潜力。开滦煤矿在这方面起步早,带了头。1970年,中共开滦矿区委员会组织了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合调查组,对全矿区7个矿的各个生产系统和环节进行了全面的大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挖掘生产潜力,到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产量比设计能力1250万吨翻一番的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开滦对矿井进行了一系列革新、改造、挖潜工作,先后完成重点改造工程44项,改造更新老、洋设备5000多台,开凿井筒长达7700多米,使这座具有近百年历史的老矿焕发了青春和活力,产量不断提高。1975年,开滦原煤产量达2563万吨,实现了产量翻番,也是当时全国煤炭系统产煤最多的煤矿。“四五”期间,开滦为国家多生产了两千多万吨煤炭。

开滦在搞产量翻番的时候,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曾使山东、安徽、河南、江苏的部分煤矿出现了大范围停产,造成华东地区供煤紧张。一个时期,上海存煤只有5天的周转量,威胁着这个全国最大城市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开滦职工勇挑重担,努力增产,确保了每日增发上海一列车煤炭。为此,周恩来总理曾表彰开滦煤矿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

开滦在“四五”期间搞产量翻番的时候,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劳动模范,他们带动和影响了开滦广大职工一起为国家多出煤炭。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唐家庄矿老工人吴旭芝,曾经觉悟地在日记中写道:“党是我的妈,矿是我的家,要听党的话,管好我的家”。他怀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几十年来,年年月月出满勤,天天干满点。当年,《人民日报》以“矿山老愚公”为题,报道了吴旭芝爱矿如家的事迹。吴旭芝作为煤矿工人党员代表还光荣地出席了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赵各庄矿老工人侯占友被矿工们誉为“地球转一圈,他转一圈半”的“矿山铁汉”。侯占友原本是在地面干起重工作的,可他听说国家煤炭产量紧张,就经常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后,下井义务劳动,到采煤区帮助挖煤。采访侯占友的新闻记者们曾作过统计,在“四五”期间,侯占友平均每年上450多个班。《人民日报》曾多次报道过侯占友的动人事迹,称他是“活着的王铁人”。侯占友曾作为矿工代表光荣地出席过五届人大,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开滦工人阶级为国家多挖煤、做贡献的特别能战斗精神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和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多次全面介绍开滦的经验,国务院的领导同志也在许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学习开滦的经验。1974年8月,燃料化学工业部在开滦召开全国煤炭工业生产现场会议,学习开滦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把煤炭搞上去的措施。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一千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在会议上就学大庆、赶开滦的群众运动作了重要讲话。这是首次在全国的会议上正式提出学大庆、赶开滦的口号。1975年10月,新恢复成立的煤炭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煤矿采掘队长会议,徐今强部长作了《学大庆、赶开滦,为建设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而奋斗》的报告。徐部长全面肯定了开滦的经验,并部署了在全国煤炭工业战线深入开展学大庆、赶开滦的活动。当时,开滦的经验经过新闻媒体的传播和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它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在煤炭行业了,在其它行业,特别是在河北省和唐山市也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大庆、赶开滦的高潮。

正当全国的学大庆、赶开滦运动深入发展的时候,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7.8级大地震。顷刻间,强烈地震使开滦煤矿遭受到严重破坏,百年老矿变成一片废墟。地震中有6579名职工不幸遇难,2153名职工受重伤。地面367万平方米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几乎全部倒塌。当时的7个生产矿井的主要生产巷道全部被水淹,淹没井下巷道300多公里,有33000多台设备被砸被淹。矿区供电、排水、通风、通讯、提升系统全部中断,使百里矿区处于瘫痪状态。

然而强烈地震并没有将特别能战斗的开滦矿工压垮。地震发生时,正在岗位上的开滦职工临危不惧,果断处置,舍生忘死地保护国家的财产。万余名井下工人安全返回地面,正在重病之中的毛泽东主席闻此消息后备感欣慰。地震后,毛主席、党中央迅即派出以华国锋总理为总团长的中央慰问团到唐山灾区慰问,视察了唐山矿、吕家坨矿的灾情。抚顺、大同、徐州、平顶山等12个矿务局的矿山救护队乘飞机赶赴救灾现场。在抢险救灾、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开滦矿工不怕危险和牺牲,勇敢地冒着余震下井探险。供电恢复以后,全矿区立即开展了排水保矿会战。为了早出煤,全矿区各个生产矿井都是边排水、边恢复生产。1976年8月7日,马家沟矿在震后10天,首先出了第一车抗震煤。随后,各矿也相继出煤,恢复生产。为了使开滦尽快达到正常生产水平,国务院成立了恢复开滦生产领导小组。随后,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个厂家投入抢修开滦设备的会战,参加抢修人员达5万人之多。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上海五省市和基建工程兵部队的3万多人来开滦帮助恢复矿山建设。

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1977年12月,全矿区平均日产70658吨,达到了震前水平。为此,国务院于1978年1月3日给开滦党委、全体职工和家属发来贺电,祝贺开滦工人阶级取得了抗震救灾、恢复生产的重大胜利,赞扬开滦工人阶级创造了复矿的奇迹。

对于开滦所取得成绩,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1977年10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李先念等国家领导人在听取煤炭部汇报时,对学习和推广开滦经验作了重要指示。邓小平指出:“大庆经验要学,开滦经验也要学”。“开滦生产翻番,效率1.6吨,比全国高一倍,肯定是好经验”。“开滦经验不只是机械化,管理上很多制度、政策要总结经验,包括按劳分配,包括岗位责任制”。为了更好地推广开滦的经验,1978年1月22日至2月1日,全国煤炭工业学大庆、赶开滦群英大会在北京召开。3300多名代表出席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与会的全体代表。在会议上,煤炭部作出《关于掀起向开滦煤矿工人学习新高潮的决定》。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会议上把学开滦的问题提得很高。指出,开滦是学大庆的一面红旗,学开滦是煤炭战线学大庆的具体化。开滦就是煤炭战线上的大庆。开滦的经验有普遍意义,大庆的经验要学,开滦的经验也要学,不仅煤炭战线要学、工交战线也要学,把大庆和开滦的经验学到手,生产就一定能大发展。在这次会议上,开滦各个方面的经验介绍占了多一半时间。会议期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了三次大会消息,并配发了《向开滦煤矿工人学习,高速度发展煤炭工业》的社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人节目也连续三天播送开滦经验的讲话录音。在这次会议之后,全国工业战线,特别是煤炭工业战线和河北省工交系统掀起一个学大庆、赶开滦的高潮。山西大同矿务局仿效开滦的经验,掀起了挖潜增产的高潮。山西阳泉、河南义马矿务局、黑龙江的鸡西矿务局、山东的淄博矿务局等也都认真开展学大庆、赶开滦运动,对矿井进行技术改造,走老矿挖潜的路子,使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据统计,1978年全国煤炭产量就增长了五千万吨,保证了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因此说,学大庆、赶开滦运动是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和贡献的。

1979年5月,煤炭工业部贯彻中共中央“四月工作会议”提出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行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二次大调整。在这次调整中,开滦属于失调比较严重的矿井,列入了调整的范围。开滦的矿井失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为支撑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转而发生的,是为国家而做出的牺牲。尽管在这次调整之后,不再提学大庆、赶开滦的口号了,但开滦在煤矿系统职工的心中,仍是一面鲜艳的红旗。

 (杨磊)


版权所有: 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Copyright ? 2007-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地 址:河北省唐山市新华东道54号(开滦唐山矿业公司) 电 话:0315---3024885 地址: